让“蓝色”理想在担当奋斗中“绽放”
——孟州市人民检察院 常艺川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孩子们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质朴而优美的歌声打动了全世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从太行山深处,到冬奥舞台全世界的聚光灯下,小小少年迎来了梦想绽放的高光时刻。而托举起孩子们美好梦想的,正是一个阳光、富强、开放的中国,正是一个铸就了东方传奇、赢得了大国荣光、迎来了伟大飞跃的中华民族。
鲜红党旗下,伟大征程中,我们见证着各行各业中国人民的担当与奋斗:他们是勇攀高峰的科研工作者,是遨游太空的“出差三人组”,是“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最可爱的人;他们是“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冰雪驰骋”的运动健儿、是“守护希望”的人民教师、“赴汤蹈火”的消防战士、“心怀大爱”的社区志愿者……千千万万的奋斗者,他们怀揣理想,奔跑着、跋涉着,以沧海一粟汇成滚滚洪流,以滴水之晶反射太阳光辉!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理想是护佑群众安危、是守护公平正义、是让人民满意!他们,就是每一名在平凡岗位上奋斗着的检察干警!
孟州市寺村,是一个移民村,在这个近2000人的村庄里,只要一提起检察院派驻的第一书记牛书记,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自成为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牛书记时时刻刻从群众的期盼和需要出发,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村民反映的问题,她牢记心中,带领村委班子整修村道、铺设污水管道,解决了困扰寺村多年的“出行难”等问题;日常走访中,她擅于发现问题,和村委干部及时对脱贫户房屋进行修缮,避免了雨雪天气造成屋内渗漏;在她和村“双委”的建议和带领下,贫困户成为村里的中药材种植大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小事不小,为民担当,牛书记是驻村第一书记,更是一名检察干警,她坚守初心、肩扛使命,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群众的心坎儿上!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我们做的再多都不过分!”这是我们院一位“90”后腼腆小伙儿常挂在嘴边的话。别看平时一说话就脸红,干起工作/却一丝不苟、迎难而上,时刻践行着入检时的初心和使命。作为第二检察部民事条线的干警,李晋男深知/他所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每一名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他的职责所在。2022年的一天,在李晋男的办公室,薛大姐面容凄苦、精神恍惚,“俺,俺真是没地方可去了”,她哭诉着自己被丈夫欺负甚至被赶出家门的遭遇,李晋男听后,马上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薛大姐丈夫的行为属于严重的家庭暴力啊!他丝毫不敢怠慢,立即展开现场走访、调查取证、释法说理等工作,从立案受理,到发出支持起诉书,再到协调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仅仅用时四天,他便成功解决了薛大姐“有家难回”的现实困境。群众利益无小事,小案牵系大民生,这样的小案是冰山一角,这样的检察干警却数不胜数,他们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手持利剑、勇于担当,为百姓伸张正义,为民生保驾护航。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身边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更没有耀眼的光环,只有案头上,那一摞摞卷宗,需要抽丝剥茧、细细审查,华灯初上却全然不知;只有电脑前,那一份份公文,需要字斟句酌、奋笔疾书,键盘的声响单调却如影随行;只有法庭上,唇枪舌剑时的慷慨激昂和高度紧张后的疲惫不堪;只有泥泞的山路上,那取证时坚定的身影和留在当事人心中的钦佩与温暖……
是啊,我们普通、平凡,甘愿与法律为伴、与忠诚为伍;我们坚定、执著,勇担职责使命、守护一方安宁。我们无怨无悔,因为我们的检徽紧贴着的心脏流淌着充满热爱的血液;因为这里(指心)永远有一面明镜,那是民心、是民意、是人民的期盼与重托啊!
当我们古老的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踏上新的“赶考路”时,在她那坚实有力的步伐里,有一抹蓝色的身影,那是一群敢担当、勇奋斗的检察干警。他们,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用行动践行铿锵的誓言,他们用正义的生命之笔,书写着检察事业的不朽传奇!
执检察宣传之笔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焦作市山阳区人民检察院 张晨曦
我是张晨曦,来自山阳区人民检察院。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执检察宣传之笔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人生的每个阶段总会有几个关键词。于学生时代的周恩来而言,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奋发进取;于1949年西柏坡的毛泽东而言,是“进京赶考”的清醒坚定;于现在的我而言,是进入检察院大门头顶国徽、身佩检徽的责任与担当。
两年前,我走进解放东路481号,成为山阳区人民检察院的一份子,正式与“检察宣传”结缘。但那个时候的我,迷茫多于憧憬,焦虑多于兴奋。我的目光聚焦在那些检察官身上,当他们在法庭上掷地有声、唇枪舌战时,我在电脑前第18次调整公众号版面;当他们在沿着河道巡查整治时,我在浏览一个个值得挖掘的热点素材;当他们接过群众赠送的一面面锦旗时,我在镜头后寻找真实记录的最佳角度。我很羡慕,我觉得,他们才是主角。
那是一次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宣讲,也是我第一次以检察宣传人员而非选调生的身份下村,“扛好我的相机就够了嘛”我是这样想的。那天村子里格外热闹,有的围在检察官周围细心聆听国家政策,有的拿着发放的宣传手册讨论交流,我按下快门键,记录下这普法、学法其乐融融的一幕。拍照间隙,我身边也三三两两围上来了一些群众:“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检察院到底是干嘛的呀?”嗯?这是在问我吗?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个老奶奶,我记得她,我帮她打印过核酸码……我抬起头,看到了那个最熟悉的镜头,而这一次,站在镜头前的那个人,是我。我向那个老奶奶详细讲解检察工作的内容、公检法之间的关系,以及老年人容易遇到的法律问题,遇到了该怎么处理等等。我到现在都记得村民们看向我那笑意盈盈、充满信任的眼神。
我知道,那是一种肯定与期盼。
这样的肯定与期盼,让我真正认识到检察宣传的价值。宣传人不直接办案,但却可以用办案人的心、法律人的情、新闻人的笔,来传达公平正义。我见证过最幽深的黑暗,记录过最悔恨的泪水,体会过最深刻的矛盾:有因儿子不履行赡养义务而生活窘迫的无助老人,有在检察官用心用情帮教守护下重拾信心的罪错未成年人,有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却从不留名的暖心检察官……每次写稿,键盘上流淌的是公平与法治的光热,屏幕里跳跃的是正义与责任的乐章。
在赶考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是法治进步的记录者,也是司法温度的传递者。我们用笔描绘每一个案件背后的检察故事,用镜头记录每一个服务群众的暖心时刻,用心去感受山检变化发展的点点滴滴,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宣传岗位上每一个闪亮的日子。作为一个检察宣传人,我们要时刻保有态度、保有温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到每一件宣传作品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坚守初心,保持用心,让更多人学习到法律知识,让更多人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更多人在想到检察官时,不仅有公平、正义、智慧、勇敢,更有可亲、可敬、温暖、阳光。
赶考路上,总有人正年轻,总有人正澎湃。未来,希望在检察宣传的大环境里,可以有我小小的一席之地,执检察宣传之笔,书写检察好故事,传播检察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