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4年2月4日在焦作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焦作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宏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全市检察工作情况
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市政府大力支持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下,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实践,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突破。35起案件被最高检、省检察院和省扫黑办评为典型案例,3个基层院被评为全省先进和重大进步检察院,68个集体和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焦作实践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一、为大局服务,全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定扛稳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主动作为、能动司法,以履职成效奏响服务保障主旋律。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焦作建设。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共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863人,提起公诉4200人。坚决捍卫政治安全,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严重暴力犯罪,起诉142人。高标准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坚持“是黑恶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一个不凑数”,起诉38人。成功办理全国扫黑办督办的姚某、郭某某等25人涉黑案,依法将恶势力犯罪集团变更为黑社会性质组织,推动立查一批“保护伞”,17人被依纪依法处理,绝不允许任何黑恶势力坐大成势。有力守护社会安全,从严打击群众反映强烈的“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起诉1192人,群众生活更加安宁。依法维护网络安全,全链条打击各类网络犯罪,起诉456人,同比上升147%,绝不让网络空间成为法外之地。助力守牢金融安全,依法严惩非法集资、洗钱等金融领域犯罪,起诉89人,追赃挽损523万元。办理了“问苗”非法集资系列案件、洛阳伊川农商行系列案件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复杂案件,有效避免金融风险转化为社会政治风险。
全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16项重点任务,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活动。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起诉妨害企业管理、合同诈骗、非法经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223人,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70余万元,为国家追缴税款145万元,既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又绝不允许企业非法经营,损害国家利益。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6人。办理的冯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致函国家知识产权局,破解商标专有权认定争议,挽回经济损失160余万元,有效维护我市某企业商标专有权,保障企业发展的“创新指数”。规范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办理合规案件6件,督促涉案企业开展合规整改,依法对4名企业负责人和1个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帮助企业增强自身“免疫力”。博爱县检察院针对“黑驾校”背后监管缺位等问题,通过“个案合规”有效实现“行业合规”,让道路上再少一些“马路杀手”。强化涉民企民生的民事行政监督,办理案件141件,发出检察建议95件,以法治力量提振市场信心。孟州市检察院监督纠正行政机关对2家企业作出的过罚不当决定,有效稳定了企业的合理预期。中站区检察院建立“检察助企法律服务站”,检企关系“清”上加“亲”。
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焦作。紧紧围绕北山治理、南水北调沿线水源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31人,办理环资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32件,督促复垦耕地800余亩、清理各类固体废物1.77万吨、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1.93公里,绿色发展底色更加清新明亮。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落实“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与水利局、河务局等行政机关联合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活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5件,让“母亲河”更好地造福人民。武陟县检察院办理的非法排污行政公益诉讼案,推动相关部门投入1600余万元完善人民胜利渠排污设施,彻底根治违法排污问题。
全力推动诉源治理,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主动适应重罪减少、轻罪上升的刑事犯罪结构新变化。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不批准逮捕1552人、不起诉1010人,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92.25%,量刑建议采纳率达99.29%,释放司法善意,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探索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对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被不起诉人,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意见373件,避免简单的“不诉了之”,共同织密轻罪治理责任网。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对案件背后反映的深层次问题,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08件,全部被采纳。50余份社会治理问题分析报告得到市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和转办,推动解决北山治理、河道非法采砂等一批社会治理难题。修武县检察院依法提出履行社保监管职责的检察建议,推动各职能部门依法督促相关企业为1300余人参保近120万元,看牢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二、为人民司法,用心用情纾解群众急难愁盼
坚持“民心检察”守护“人民权益”,回应民生之盼,增进民生之福,努力把检察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以“检心”暖“民心”,“将心比心”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聚焦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开展民事支持起诉专项活动。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00件,协调帮助9名老年人解决赡养问题,依法维护14名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86名农民工追回“血汗钱”147万元,为劳动者维权“撑腰”。解放区检察院设立“爱特@解检”社区联络站,为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检察服务。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起诉34人,看好老年人的“养老钱”。马村区检察院成功办理一起涉及受害群众313人的特大养老诈骗案,追回被骗资金185万元,中央电视台法治频道专题报道。
把群众当家人,“如我在诉”化解矛盾纠纷。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的庄严承诺,1565件群众信访全部“7日内回复、3个月内答复”,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和萌芽状态。回复不是目的,根本在案结事了。全面压实首办化解责任,院领导首访包案、带头办信155件,力争“首办即息诉,首访即息访”。扎实开展涉法涉检信访化解三年“清仓”行动,上级交办的9件“老大难”信访积案全部化解,采取公开听证方式办理125件,息诉息访97件。博爱县检察院成功化解退伍老兵纪某某长达20年的信访积案,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联合妇联、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多元救助格局,向因案致困的241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25万元,帮助走出生活困境。
把民生当家事,千方百计办好为民实事。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起诉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药劣药等犯罪25人,督促查处有毒有害食品价值67万元,19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8万元,提起食品药品惩罚性赔偿金56万元,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保障群众“脚底下”的安全。联合住建、城管等部门开展窨井设施专项整治,维修、更换“带病”窨井盖12187个,加装智慧井盖1392个,避免“井盖伤人”。保障群众生产领域安全。开展安全生产“清源”专项监督,办理安全生产领域案件7件,制发检察建议21份。武陟县检察院监督整治养老机构食品安全问题32个,督促整改消防安全隐患9处,更好守护“夕阳红”。
以“我管”促“都管”,用心用情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坚持打击惩治与教育挽救并重,以“高压零容忍”严厉打击暴力伤害、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起诉142人;对罪行较轻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50人,经帮教回归学校复学24人、考上大学4人。深化“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开展涉未权益保护监督37次,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等问题,发出检察建议14件,消除安全隐患20余个。推动相关部门将11名“因案致困”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向43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9万元,联合妇联对95名“甩手家长”开展监护监督。107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面对面”开展法治教育,受众学生4万余人。“云朵”保护中心、“红姐姐”工作站、“暖暖”工作室入选省检察院“豫见未来”品牌矩阵。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检察履职融通“六大保护”效果日益彰显。
三、为法治担当,坚定不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扛牢法律监督主业,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真正地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向深做优,维护司法公正。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既做犯罪追诉者,又做无辜保护者。强化刑事侦查监督,依法监督立案104件,监督撤案81件,纠正漏捕漏诉270人,对侦查活动不规范等情形提出纠正意见500件,采纳率100%。强化刑事审判监督,依法提出抗诉24件,保障案件得到公正审理。强化刑事执行监督,对全市监狱、看守所和社区矫正机构实现巡回检察全覆盖,提出书面纠正意见143件,消除脱管漏管等风险隐患,防止“纸面服刑”。强化检察侦查工作,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7人。利用大数据突破侦查壁垒,成功办理李某某玩忽职守案、石某等人徇私舞弊减刑案。决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权、得到法外开恩。
民事检察向精做强,保障社会正义。聚焦群众呼声,回应社会关切。受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628件,同比上升38.9%。依法提出抗诉或再审检察建议59件,同比上升90.3%。对民事审判和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229件,同比上升100.9%。专项监督民间借贷、破产清算等领域打“假官司”问题,依法纠正虚假诉讼案件44件,同比上升100%,坚决防止利用法院审判权谋求非法利益。某电缆公司虚假转让公司债权5000余万元,山阳区检察院依法监督法院裁定驳回破产重整申请,云某等9人均获有罪判决,让打“假官司”者吃上“真官司”。建立民事诉讼监督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平均办案时长缩短26.5天,绝不让“正义迟到”。
行政检察向质做实,助力法治政府。充分发挥“一手托两家”的职能优势,办理行政监督案件227件,同比上升87.6%,发出检察建议210件,采纳率100%。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溯源治理,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36件,实现案结事了政和。韩某某“被结婚”21年,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山阳区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注销冒名登记的婚姻,彻底解决了困扰她多年的烦心事。为了从源头上解决行政难题,与民政部门共同建立协作机制,有效畅通婚姻登记纠纷案件当事人司法救济渠道。
公益诉讼开拓延展,守护美好生活。坚持“当好党委政府的法治助手”,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保护等重点领域,立案500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37件,采纳率100%,切实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依法提起公益诉讼案件5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67万元,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和治理费用579万元,破解“他人破坏、政府买单”难题。孟州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国财国土”领域案件,挽回国有资产损失70余万元,获评最高检优秀案例。健全完善检察公益诉讼社会化参与体系,邀请行政机关、民主党派和高校等232人组建公益诉讼志愿者队伍,形成“多方参与、共享共治”的公益诉讼保护新格局。
四、为强基赋能,奋力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
坚持政治引领,一体推进政治建检、创新兴检、素能强检和监督塑检,努力厚植检察事业发展根基。
突出政治建检,推动党的建设高质量。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从思想上对标对表,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党组专题学习、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46次,两级检察院班子成员授课148次,组织党员干警到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开展政治轮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在行动上坚定坚决,严格执行《政法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进一步规范重大事项和重大、敏感案事件请示报告工作,请示报告27次,筑牢绝对忠诚。在践行上突出效果,3个案例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秀案例和优秀检察文化品牌。“干警思想动态分析机制”被省委直属机关工委评为党内组织生活优秀案例一等奖。市检察院被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命名为首批“模范机关”和“党建先锋系统”。
强化创新兴检,推动检察管理高质量。坚持既向业务办理要质效,也向业务管理要质效。一体加强“案”的管理和“人”的管理,统筹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检察人员考核机制,树立让数据说话、让业绩评判的考评导向。创新开展“焦检品牌”创建活动,立项36个,“检察技术一体化辅助办案机制”以第一名的成绩获评全省检察机关第一届“豫检品牌”。创新构建“四检融合”“一案N查”的一体化数字检察工作模式,自主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205个,筛查监督线索2126个,成案199件,挽回经济损失290余万元,让“人人都是建模者”“全员都是数字员”蔚然成风。
坚持素能强检,推动履职能力高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素能是关键。抓实“关键少数”,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做好基层检察院班子交流与补充配备工作,班子结构大幅优化。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意见》,以“头雁效应”带动整体素能提升,相关经验被《法治日报》刊发。带动“绝大多数”,实施“英才养成”计划,开展“焦检大讲堂”、成立“青年研习组”、举办“公检法司律同堂培训”、实施年轻干部“活水计划”,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128期次,累计培训干警1.4万人次。8名干警荣获省级以上标兵能手,5名干警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库,1名干警被最高检荣记一等功。注重借智借力。贯彻党中央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与河南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南政法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深化检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互利共赢。
深化监督塑检,推动检察队伍高质量。扛稳全面从严管党治检政治责任,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围绕检察权运行的“关键点”,加强司法办案廉政风险防控,对两级检察院所有入额院领导办理的560件刑事案件进行评查,坚决杜绝挂名办案。严格贯彻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填报471件,同比增长144%,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说情打招呼。出台《关于全面支持和自觉接受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的意见》《纪律作风建设十条规定》,持续开展融监督执纪、检务督察、案件管理于一体的效能督察,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监督者必受监督。向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民事检察等工作,两级检察院一体落实审议意见。定期走访各级人大代表,主动邀请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视察工作、参与公开听证等活动1100余人次,把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具体举措。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7000余条、举行公开听证116次,让人民群众以可见、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感受公平正义。
各位代表,2023年,检察工作被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90余次,市政府进一步深化“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市纪委监委与我院会签三个规范性文件,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专门出台《关于加强检察建议落实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政法委专门出台《关于完善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协同贯通机制的实施办法》,两级法院建立与检察机关的常态化工作会商机制,为检察履职提供了坚强后盾。各执法司法部门支持和配合法律监督的氛围愈发浓厚,联动协作机制逐渐完善,双赢多赢共赢效果不断显现。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的有力监督,得益于政府、政协、纪委监委、法院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我谨代表市人民检察院表示衷心地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标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更高水平的需求,检察工作仍有不少差距。如检察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转变、服务大局的措施需要更加精准、检察管理需要持续完善、履职能力需要不断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锲而不舍加以解决。
2024年全市检察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运用法治力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个最大的政治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锚定“争先进、创一流”目标,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主线,以“高质效检察管理年”活动为抓手,以检察工作理念、体系、机制、能力现代化为重点,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
强化政治引领,以更高站位筑牢对党绝对忠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加强检察机关政治建设,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将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各环节、全过程,确保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检察机关落实落地,以实际行动持续擦亮检察机关的鲜明政治底色。
强化能动履职,以更强担当护航发展大局。统筹服务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坚决严惩危害国家安全、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积极稳妥办理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专项活动,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推进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常态化开展案件风险研判,及时化解各类涉法涉诉矛盾纠纷,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焦作。
强化司法为民,以更实举措保障民生民利。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起“小案”。严厉打击损害民生民利犯罪,综合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做好重复信访治理、支持起诉、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实事”。
强化法律监督,以更高质效维护公平正义。坚定依靠创新驱动,以品牌建设为主线,以大数据赋能为抓手,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坚持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真正做到既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又依法监督、规范监督。
强化队伍建设,以更严标准淬炼检察铁军。坚定依靠人才支撑强检,持续深化“英才养成”“活水计划”等人才培育机制,全力推进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专业能力建设。严格规范检察权运行,强化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主动性、自觉性,持续抓实“三个规定”落实落地,确保用权有依据、放权不放任。
各位代表,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2024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在市委、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全面落实本次会议决议,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开拓进取、担当作为,为我市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先行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焦作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